您好,欢迎来到研究报告网!
客服热线:14775455454    在线QQ:371962399
云南省昆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三)
时间 : 2016-04-29 15:55:04

四、深化国际国内合作交流


继续深化以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为重点的国际合作机制建设,加快改革创新,开展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平的交流合作,进一步确立和提升昆明在国内区域合作中的地位,实现互利共赢。


(一)积极拓展对外交流合作


积极推进政府间交流合作,充分发挥友城作用,以人文交流为重点,通过举办会展、赴境外开展推广周、推广月以及积极申办体育赛事等方式,推进旅游文化等交流合作,进一步增强我市知名度和影响力。支持南亚东南亚国家在昆明设立领事馆和商务办事机构。鼓励民间机构和社会团体发挥建设性作用,广泛开展各类公益活动,支持有条件的民间机构、社会团体走出去。推进高水平国际学校落户昆明和合作办学,落实国家扩大互派留学生规模各项政策,吸引海外研发机构到昆设立分支,支持周边国家人员来昆研修培训,提升教育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的科技创新中心和人文交流中心核心功能基本形成。积极参与联席会议等机制的建立,强化与周边国家在传染病疫情信息沟通、防治技术交流和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提高合作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深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合作,加强低碳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等领域的合作。


(二)深化提升国内合作


加快推动长江黄金水道建设,深化与泛珠三角、长三角、成渝经济区、北部湾经济区等区域在产业承接、园区共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配合沪昆高铁、云桂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昆明-昭通-成渝-长三角、昆明-文山-广西北部湾-珠三角、昆明-丽江-香格里拉-西藏三条对内经济走廊建设。以开发(度假)园区为载体,建设一批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加工贸易梯度转移承接地,建设特色资源深加工基地和文化旅游基地,推动产业布局调整和集聚发展。推动泛珠"9+2"城市、川滇黔十二州市、成渝西昆菱形经济圈建立健全合作机制,实现区域联动发展、互利互惠。主动承接京津冀协同发展,搭建对口合作机制,推动与京津冀城市建立合作关系,加强资源、资金、人才、科技、信息、市场等要素共享,深化产业合作与市场对接,推进协调、配套、联动发展。积极引进京津冀地区大型企业来昆设立区域总部等功能性机构。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为重点,加强产业协作和项目对接,实现互利互惠、共同发展。支持开发(度假)园区与京津冀地区共建跨区域合作园区或合作联盟,促进科技创新资源和成果开放共享,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加大发展低碳经济、生态经济、循环经济以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方面交流合作力度。


(三)引领带动滇中城市经济圈一体化发展


充分发挥昆明作为滇中城市经济圈的核心作用,促进昆明、曲靖、玉溪、楚雄、红河"五城联动"发展。以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构筑互通共融的现代化基础设施网络。优先实施《滇中城市经济圈高速公路规划》项目,力争到2020年,完成以昆明绕城高速东南段、"滇中城市经济圈内环"武定-寻甸项目等为重点的一批高速公路环线,以及展望线、放射线、联络线和纵横线涉昆明项目的前期或建设工作。配合构建昆明站、昆明南站、长水国际机场"三大主枢纽"。推进我市适宜地区建设通用通勤机场,推动通用航空产业发展。合理布局管道运输设施,配合建设昆明长坡至玉溪输油管线。发挥我市信息、人才、资金流、科技创新等比较优势,逐步建立"昆明服务+周边制造"模式。推进与滇中州市企业的产业对接和配套协作,着力构建昆玉红旅游文化产业经济带、昆曲绿色经济示范带,沿昆曲绿色经济示范带规划建设一批区域性特色农庄和农产品交易市场,构建分工协作、优势互补、差异竞争、合作共赢的高原特色农业。推进昆明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与周边州市开发区、工业园区等产业功能区合作,带动县区特色产业聚集区的合作。推进一体化市场体系建设,打破行政分割、市场壁垒的束缚,推动劳动力、资本、技术等要素跨区域流动和优化配置。加强旅游资源整合力度和规划对接,强化无障碍旅游区域建设,建立旅游市场监管和投诉处理协调机制,发展区域旅游企业集团,促进旅游规划共编、线路互接、客源互送,景区互动、联合促销。加快"无障碍物流经济区"的建设与合作,尽快形成物畅其流、快捷准时、经济合理、用户满意的社会化、专业化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加强区域生态同保共育,提高经济圈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开展水环境和大气环境综合整治联合行动,研究建立碳排放、排污权跨区域交易机制,发展资源环境交易市场。建立公共服务共建共营共享机制,着力构建资源共享、制度对接、城乡统一、待遇统一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和跨区域公共安全管理体系,共建"滇中同城生活圈"。


第九章  推动文化繁荣创新,提升城市人文品质


坚持文化引领,弘扬多元民族文化,挖掘文化资源优势,提升城市人文品质。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增强文化服务功能,扩大文化交流合作,彰显昆明历史文化深厚、民族文化绚丽、都市文化包容的独特魅力,建设具有区域影响力的民族文化传播中心,着力打造文化强市。


一、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坚持文化传承与创新并重,保护与发展协调,注重保护历史文脉,加强对历史文物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加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和文化街区保护建设力度,推动昆明博物馆业的发展,整体提升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水平,使昆明的历史之根与文化之魂交相辉映。


(一)加强文物保护


推动全市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梳理,加大文物保护单位申报和公布力度,到"十三五"末,力争全市文物保护单位总量突破700家。积极做好文物的抢救、修缮和日常保养工作,重点修缮抗战文物、重要机构旧址、名人故(旧)居、寺观古刹、明代城墙等具有代表性和重要价值的文物遗迹。深入探索文物合理利用新途径,推动文物资源与旅游产业、公共文化建设、文创产业的有机结合,着力打造文庙片区、翠湖片区、龙泉古镇、大观楼、圆通山、石寨山汉代墓葬群等重点区域的文物合理利用项目。在积极争取国家和省文物保护利用项目、经费支持的基础上,强化市、县(市)区财政对文物修缮、维护和利用工作的基础性投入,确保财政对文物保护利用经费投入稳步增长,切实满足文物保护利用的刚性需求。采取政府补助与社会捐资捐赠、政府主导与社会投资相结合的方式,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文物保护工作。


(二)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合理利用


健全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建设,成立独立的昆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鼓励有条件的县区成立相关保护机构,各级政府要设立非遗保护专项经费并纳入地方财政预算,随财政收入增长逐步增加。加大对各级名录项目保护力度,按照属地管理原则,以县(市)区保护为主,市级投入为辅,对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制定科学的保护计划,明确保护责任主体,进行切实有效的保护。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积极振兴传统工业,对传统技艺、传统美术和传统医药等项目开展广泛的生产性保护,支持非遗产品走进市场,支持运用非遗元素开发衍生品,增加传承人群和从业者收入。加大非遗传承人培育力度,建立县区级传承人传承补助制度,明确传承人的权利、责任和义务,鼓励支持传承人、传承单位开展传习活动。加强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馆及传承基地建设,支持有条件的县(市)区建设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和展示馆。加强对石林月湖、寻甸发嘎等民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的整体性保护。继续开展区域性文化资源深度调查与后续普查,建立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加强与科研院校合作,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研讨与理论研究,强化非遗知识产权的保护和运用。对优秀的传统文化项目进行单项重点保护,加大对滇剧、彝族大三弦舞等国家级、省级重点文化项目的保护力度。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交流平台,举办各类展示展演,重点打造传统民俗、节庆活动、民族工艺、地方戏剧等非遗文化品牌。


(三)加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和文化街区保护建设


按照科学规划、严格保护、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原则,加强东川铜都镇、箐口村等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有历史价值的传统村落保护和利用,加强石林阿着底、五华陡坡村、禄劝罗婺刺绣一条街、阿拉撒梅彝族乡等民族特色区域的保护和开发,加快基础设施和文化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加大宣传推广力度,突出当地特色和民族风情。把传承弘扬优秀民族文化融入美丽乡村建设、传统村落保护和特色旅游小镇建设等相关项目,与当地旅游发展、文化传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城乡一体发展、高原生态农业等各项规划相衔接,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文化传承的双赢。对未评定级别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积极开展申报工作。"十三五"期间争取我市列入国家级传统村落名录10个,争取列入省级传统村落名录25个。依托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丰富的民族民俗传统,着力加快特色街区建设,传承城市文化,彰显历史文化名城风貌。保护和开发翠湖文化圈和金马坊文化圈,重点发展时尚消费、高端珠宝、特色酒吧、旅游休闲等产业形态,将其打造成为昆明市的文化地标。加大以文明街、南强街、官渡古镇、百年滇越铁路法式风情街、龙泉古镇等为代表的市井文化体验区保护建设力度,以民俗民风、市井文化为向导,打造具有休闲体验、文化消费、商业展演、城市时尚汇聚的昆明城市名片。


(四)推动昆明博物馆业的发展


不断提升昆明市属国有博物馆的展览、服务水平,积极探索市属国有博物馆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组建理事会的途径。大力推动县(市)区级综合类、专题类国有博物馆的建设发展。加强对行业、民办博物馆的扶持和指导,支持全市各个领域的文化展示、展览场馆(场所)申报国有和非国有博物馆。着力提升重点公益性博物馆的展览和服务水平。构建内涵丰富、特色鲜明、运作规范、服务优质的博物馆业发展格局。


二、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服务


以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特色化发展为方向,整合基层公共文化资源,推进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健全完善现代公共文化、广电、体育服务体系,更好地为丰富市民精神文化生活服务。


(一)健全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以国家和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和指标体系为依据,以群众文化需求为导向,深入建设和完善昆明市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加快市级重大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体育馆和科技馆"五馆"建设,整合基层文化宣传、党员教育、科学普及、体育健身等相关设施,推动建设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资源整合。积极探索引入社会力量进入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做大做强"春城文化节"公共文化活动品牌。加强流动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因地制宜开展流动文化服务。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推进实施公共数字文化惠民工程。进一步完善昆明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市级支中心和县级分中心、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基层服务点建设。打造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项目,支持各类群众文化团队开展健康文体活动,培养群众文化优秀团队,培育一批具有民族、民俗、民间特色的文化品牌活动。继续深入开展文化惠民演出活动。加强精品文艺创作,以"一带一路"文艺精品工程为契机,依托昆明市丰厚的民族文化艺术底蕴,创作更多具有边疆和民族特色的文学、影视、戏剧、音乐、舞蹈、曲艺、美术、摄影等精品,致力于打造一批既有高度民族文化艺术特点,又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艺术品牌。


(二)健全完善公共广电服务体系


加快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无线发射台站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中央和地方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等重点文化工程。全面保障农村群众收听收看广播电视的基本权益,建成覆盖县、乡、村的直播卫星公共服务体系,继续实施广播电视无线发射台站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结合中央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建设项目,启动实施昆明市本地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建成覆盖市、县、乡三级的地面数字化电视覆盖和广播覆盖网络,完善农村有线广播"村村响"工程管理服务,实施国家和地方应急广播工程,打造政务信息发布、政策宣讲和灾害预警应急指挥平台。推进电影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推动电影事业和产业繁荣发展。大力开展文化流动服务和数字服务,打通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促进文化惠民项目与群众文化需求有效衔接。提升公共广电服务现代传播能力,着眼于形成与昆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称的传播能力,加快构建现代文化传播体系,保障信息传播的高效快捷和安全有序。充分运用新技术创新媒体传播方式,加快实现由传统媒体为主向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转变。推动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的"三网融合",基本建立适应"三网融合"的工作机制和新型监管体系。加快完善昆明市各级广播电视监管平台及新媒体监管平台建设工作,进一步强化安全播出及信息安全管理。坚持日常监管和专项治理相结合,加强卫星广播电视地面接收设施整治力度,打击网络违规行为。积极开展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和宣传管理工作,加大正面宣传报道和公益广告宣传力度,抵制节目低俗之风,营造良好的媒体氛围,巩固壮大积极健康的社会主流舆论。


(三)健全完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


大力倡导全民健身,实施"七彩云南全民健身工程",打造城市社区"15分钟体育健身圈",积极推进"每天健身一小时"、"全民健身挑战日"等全民健身运动,打造全民健身品牌活动。推动体育场馆设施的开放利用,提高市体育场馆、疗养院、企事业单位、大中专院校等体育设施对外开放的比例,增加开放时间,提升群众的运动参与水平。促进竞技体育新发展,全面提升竞赛基地的软、硬件水平,重点建设好游泳、自行车、竞走、举重、射箭、射击等优势项目,新建一批我市优势项目的训练基地。加强与其他城市的体育技术交流,不断提升竞技体育水平,增强承办单项或大型体育竞赛、体育表演的能力。鼓励发展体育产业,依托昆明市自然和区位优势,培育体育健身休闲、体育旅游、体育培训、场馆服务、服务制造等优势产业群。精心打造体育产业品牌,提升"昆明高原国际半程马拉松赛"、"昆明环滇池高原自行车邀请赛"、"东川泥石流越野汽车拉力赛"等赛事品质。开发具有特色的民族民间体育展演业、民族民间大众健身娱乐业、民族民间体育旅游业。


三、全面提升城市文明程度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致力于营造健康向上的社会文化氛围,促进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不断提升,争创第五届文明城市。


(一)提高市民文明素质


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深入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增强国家意识、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倡导向上向善、爱国守法、敬业诚信的社会风尚,塑造市民自尊自信、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树立"住在昆明、热爱昆明、建设昆明"的观念,增强市民认同感和归属感。在全社会倡导科学精神和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理念,依托市民学校、职工培训中心、农村文化中心、大中小学等,深入开展文明礼仪宣传教育和培训活动。普及法律、法规常识,增强民主法制观念,约束和制止不文明行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使社会不良风气和陋习得以转变。充分发挥昆明市各类志愿者协会作用,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整合志愿者资源,完善志愿者服务制度,建立健全志愿服务体系,弘扬"奉献、友爱、互动、进步"的志愿者精神,积极倡导关爱他人、奉献社会的良好风尚。


(二)加强文明城市建设


结合昆明历史文化、人文景观和生态特点,努力提升省会城市文明形象。在全市广泛开展文明社区、文明单位、文明行业等多种形式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积极推动城乡文明共建工作,建立健全以城带乡、城乡共建机制,继续深化"城乡共建文化先进村"、"星级文明户"等创建评选活动。深入推进文明执法、文明司法、文明旅游,积极营造文明社会的氛围。净化社会文化环境,深入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体系,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广泛开展双拥共建活动,持续保持"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净化网络信息环境,营造良好的网络文化氛围。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拥军典型等评选活动,褒扬凡人善举,传颂美德善行。


四、推动文化交流与合作


坚持政府主导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相结合、"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原则,策划一批有昆明特色、中国气派、国际水准的大型多边文化交流活动,展现昆明多元民族文化,扩大宣传范围,使昆明成为辐射南亚东南亚的国际品牌文化活动重要举办地。着力打造云南杨丽萍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昆明憨夯民间手工艺品有限公司等一批文化创意出口重点文化企业,使其成为"走出去"发展战略的主体。大力推动新知图书国际华文书局、大型舞剧《孔雀》海外巡演等一批文化产业"走出去"项目,扩大对外文化宣传和影响。着力推动紫云青鸟保税功能区建设,使之成为我市文化创意产品和服务进出口的重要窗口。重点扶持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艺术、文化演艺、影视动漫、民族旅游等产品和服务的出口,进入国际市场。积极参加国家和区域性重大文化产业招商引资活动,加强与国外具有影响力的文化企业合作,鼓励引进国内外知名文化产业中介代理服务机构,借助其销售网络、传输渠道和贸易平台,扩大文化产品的境外营销。充分发挥民间力量的积极性,丰富对外交流资源,拓宽对外交流渠道,提高对外交流的水平和质量。


第十章  坚持绿色发展,争当全省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


坚持生态立市、环境优先,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的道路,加强环境保护、加大执法力度,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强化监测和监察,持续改善环境质量,提升绿色宜居水平,塑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良好生态环境,打造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的"美丽春城"。


一、加大以滇池为重点的水环境保护和治理力度


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的原则,以改善水环境质量为核心,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加强管理,分级负责,采取有效的综合治理措施,做好以滇池治理为重点的水污染防治工作。


(一)加快滇池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


以"区域统筹、巩固完善、提升增效、创新机制"为基本思路,完善"环湖截污和交通、农业生产面源治理、生态修复与建设、入湖河道整治、生态清淤、外流域调水及节水"六大工程,提升滇池流域污水收集处理、河道整治、湿地净化、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综合效能。加大对滇池流域城镇污染源的治理力度,实施一批治理项目。以滇池北岸主城区、东岸呈贡新区、南岸晋宁片区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和提升片区和环湖排水管网体系,新建主城东部巫家坝片区、西部草海片区、北部山水新城片区污水处理厂,引进和应用新技术,提升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和标准。新建和改造泵站、管网系统,建设主城西片、北片调蓄池工程,提高污水处理厂联动运行效率。实施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工程,推进资源化利用。进一步完善集镇污水处理站配套管网系统,继续实施环湖截污东岸、南岸配套收集系统完善项目,全面提升环湖截污系统效能。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因地制宜对农村农业污水进行收集利用。加强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水源区环境保护,加快实施再生水处理及回用工程,构建健康水循环体系。开展入湖支次沟渠综合治理,完善湖滨生态系统,持续开展内源治理,增强入湖河流与湖泊生态系统修复能力。到2020年,滇池流域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滇池湖体富营养化水平明显降低,蓝藻水华程度明显减轻,水生态系统功能初步恢复,水域和湿地面积得到有效保护,滇池流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力争滇池外海水质稳定达到Ⅳ类水标准,滇池草海水质稳定达到V类水标准,主要入湖河道稳定达到V类水标准以上,努力实现水质目标从"十二五"的"三基本"到"十三五"的"三稳定"的转变。


(二)做好三峡库区及上游流域、珠江流域水环境治理


全面加快推进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流域(昆明部分)水污染防治工作。加大金沙江、小江、牛栏江、螳螂川、普渡河流域污染防治力度。实施小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控制流域内面源污染,开展干流截污工程、绿化工程。扩建禄劝县县城污水处理厂,新建嵩明县第三污水处理厂,完善县城污水收集管网。大力推进流域内东川区、禄劝县、富民县、嵩明县、寻甸县集镇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及其配套管网建设。到2020年金沙江干流(蒙姑断面)水质达Ⅱ类水标准,小江(四级站断面)水质稳定达到Ⅳ类水标准,牛栏江(崔家庄断面)水质稳定达到Ш类水标准,普渡河(普渡河桥断面)水质稳定达到Ш类水标准,螳螂川(富民大桥断面)水质达到V类水标准。


加大珠江流域(昆明部分)水污染的治理力度,新建石林县第二污水处理厂和宜良县第二污水处理厂。开展南盘江支流巴江和西河整治工程,以及阳宗海入湖河流的综合整治工程,通过河道截污、生态修复、底泥疏浚等措施,逐步恢复河道生态系统,提高河道水体自净能力,改善河道水质。继续完善阳宗海河口湿地建设,完善湖滨生态系统,构建湖滨天然屏障。进一步完善阳宗海流域污水收集处理体系,以砷污染控制为重点,实施超标泉涌水处理工程。到2020年南盘江干流(禄丰村断面)水质稳定达到Ш类水标准,阳宗海水质稳定保持Ш类水标准。


(三)加强饮用水源保护


开展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规范化建设,全面推进松华坝、云龙水库、清水海等水源涵养区、源头区的环境整治,加强污水及垃圾收集处理设施建设,加大周边绿地及植被的建设力度,建设饮用水源的绿色生态屏障。对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坡度大于25度以上耕地全面实施退耕还林,种植经济林、用材林、生态林和水源涵养林。开展松华坝、云龙水源区移民搬迁后退出耕地的造林,恢复区域生态。实施松华坝水库、柴河水库等重要水库汇水区环境连片综合整治工程。在重点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对松华坝水库、晋宁县双龙水库等9座滇池流域水库安装水质水量监控设施。到2020年,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全面达标,松华坝水库、柴河水库、自卫村水库、大河水库、双龙水库及洛武河水库水质稳定达到Ш类标准,云龙水库、清水海水质稳定达到Ⅱ类水标准。


二、提高大气、土壤等环境污染防治水平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积极推进污染控制从末端治理向源头控制转变,继续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有效改善环境质量,努力让空气更加清新、让土壤更加干净。


(一)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创新大气污染防治机制,加快推进全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能力建设,逐步完善覆盖全市的空气质量监测、预测、预警和治理体系。确定各区域污染控制类型和重点,主城区重点加强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治理、臭氧污染控制。加大清洁生产管理力度,进一步推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积极创建清洁生产合格单位,推进清洁生产工业园区建设。强化机动车污染防治,严格执行阶段性机动车排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建立机动车排气污染信息传输及数据管理系统,加快黄标车和老旧车辆淘汰。加强扬尘污染控制,做好道路扬尘监管,施工工地扬尘治理。到2020年,二氧化硫(SO2)和氮氧化物(NOx)排放总量控制在省下达的目标以内。主城区空气中颗粒物(PM10、PM2.5)稳定达《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以上,全市环境空气质量总体保持优良。


(二)加强土壤环境保护


进一步查明全市土壤环境状况,划定土壤环境保护优先区和土壤污染重点治理区。严格环境准入,防止对土壤环境造成新的污染。坚决切断各类土壤污染源,加强工矿企业周边环境监管,强化农业生产污染控制,加大对晋宁县、宜良县、石林县、嵩明县等设施农业集中区域农业生产的监管和耕地的土壤保护。加强土壤治理修复,防治土壤重金属、有机物污染,采取有效农作措施逐步改善土壤酸化、板结等问题。加强规模化养殖场周边地区土壤环境的监管,禁止养殖场过量使用含重金属成分的饲料,规范处理处置畜禽养殖场粪便污水。到2020年,农用地土壤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土壤污染恶化趋势得到遏制,土壤环境质量逐步改善。


(三)防治其他污染


加大各类废旧资源回收和循环利用的工作力度。以焚烧、卫生填埋、资源化利用并存的方式,优化、提升生活垃圾处理及再利用。加强重金属和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建立健全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化学品等环境风险防范与应急管理工作机制。加大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力度,以小区为单元,推动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实施乡村清洁工程,加快改水、改厨、改厕、改圈。推进农村垃圾、污水处理。加大农村水环境整治力度,严禁城镇和工业污染向农村扩散。到2020年,全市危险废物处置利用率和医疗废物安全处置率均达100%,全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5%以上。


三、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统筹各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构建多层次、功能复合的基本生态网络,加强生态保护,维护生态安全,营造良好的绿色生态环境。


(一)构建生态安全保障格局


科学处理城市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关系,进一步整合山体、河流、湖泊、湿地、森林等生态要素,遏制生态系统退化趋势,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明确区域生态功能,维护城市生态水平,构建"三屏两区一带"的生态安全保障格局。"三屏":即三台山、拱王山、梁王山生态屏障。以三台山、拱王山、梁王山三大山系沿线植被条件较好、生态功能突出的山体区域为核心,加大天然植被、山体的保护力度,提高森林覆盖率,强调生物多样性保护,注重生态系统修复,发挥北部天然生态屏障功能。"两区":即滇池高源湖泊生态功能区、昆明东南喀斯特石漠化防治生态功能区。滇池高原湖泊生态功能区是以滇池及其周边湿地保护区为核心的重点生态功能区,要充分考虑水环境承载能力,严格控制好滇池周边生产、生活污水排入,重点开展水环境治理工程,做到城市建设与滇池保护相协调。昆明东南喀斯特石漠化防治生态功能区是以岩溶系统为主的特殊生态功能区,要注重水土保持和生态修复,重点做好石漠化治理、封山育林育草等工作,有效保护特殊地形地貌和生态脆弱地区。"一带":即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带,是受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变化等自然因素影响以及人为活动破坏,生态系统退化严重的生态脆弱带。要注重水土保持和生态修复,重点加强小流域综合治理,降低人口密度,积极推进退耕还林、还灌、还草等工作,合理调整发展模式和发展重点,促进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二)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


加强物种多样性保护,依托各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建立生物多样性重点保护区域。不断加大"五采区"和石漠化生态恢复治理力度,重点加强对滇池流域、城镇和主要交通沿线面山"五采区"的植被修复和石漠化综合治理。通过利用关停的"五采区"进行郊野公园建设的方式,积极吸纳社会力量,修复"五采区"地形和植被,增加"五采区"绿化和游憩功能,改善"五采区"生态景观功能。推进25度以上陡坡地、特殊生态脆弱地区的坡耕地修复。继续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封山育林育草,切实做好水土保持,实施生态治理和植被恢复,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加强高原湿地的保护和恢复,维护湿地生态系统的自然生态特性和基本功能。加强森林防火、有害生物防治等生态灾害防控体系建设,保障生态系统安全。


(三)拓展城乡绿色空间


巩固建设"国家森林城市"的成果,围绕"森林昆明"建设的目标,加强城市郊野森林公园、城市生态隔离带、滨河绿化景观等绿化空间建设,继续推进公益林和天然林的保护,加大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加快城乡绿化建设,提升森林质量和生态服务功能。积极推进环滇池生态湿地公园建设,打造生态体验公共空间。构建点、线、面相结合的园林绿地系统,对道路、街巷、庭院、围墙、立交桥、高架桥等区域做到绿化无盲区、全覆盖,实现市民步行500米到达公园绿地。构建以自然生态背景为基质,以滇池水域及昆明城市建成区为斑块,以环山郊野公园绿道、环水湿地公园绿道及城市绿道为廊道串联生态林、水系及城市公园绿地的绿色网络。做好村庄绿化建设,注重与村庄空间形态结合,保护村中的河、溪、塘等自然水体,保留现有树木和生态架构,保持村庄与自然的有机融合。到2020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52%以上,森林蓄积量7600万立方米,林木绿化率达到60%以上。


四、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


合理控制能源消费及碳排放总量,降低能源消费和碳排放强度,不断提高全社会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经济发展碳依赖度,让生产生活更加绿色低碳。


(一)发展节能节水环保产业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不断降低"两高一低"产业比重,构建低碳、绿色、环保、循环为特征的低碳产业体系。重点发展环保装备制造、洁净产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和环保服务四大产业,在节水技术设备、垃圾处理技术设备、金属资源回收利用、固体废物利用、工业废气及汽车尾气处理、洁净能源产业和环保设施运营业7个方面争取较大突破。强化节能、节水、环保、土地、安全等指标约束,从源头上控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发展。按国家和省的政策要求和年度公告淘汰任务,重点淘汰生产工艺及装备落后的有色冶炼、黑色冶炼、焦化产品、水泥建材、磷化工、纺织、造纸、制革等产能。实施主城区重污染企业搬迁改造,2020年底前完成昆明市主城建成区及周边严重影响城区环境空气质量的建材、化工、有色金属冶炼等重污染企业搬迁改造。


(二)推进节能减排


大力推动结构节能减排降碳,严格控制以煤炭或煤制品能源为基础的新建、改建和扩建项目的审批,加大工业燃煤锅炉的淘汰力度,鼓励和推动园区实施集中供热,加大天然气推广利用力度,主城区扩大禁煤区范围,逐步淘汰小散燃煤工业锅炉。推进技术节能减排降碳,支持企业实施节能、节水、降耗、减污、增效工程项目。强化节能减排降碳管理,推进企业深入开展节能节水计量工作,建立健全能源消耗统计制度和节能节水计量台账,逐步建立全面的节能节水计量监测网。鼓励企业开展能源、水平衡测试,制定优化方案,开发应用过程能量综合技术,积极参与节能节水型企业创建活动。大力发展高效节水减排农业。加大节能减排考核监察力度,加强项目节能节水评估。到2020年,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到40立方米以下,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


(三)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按照"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原则,以企业为主体,政府推动、市场引导、公众参与相结合,实现企业、园区、社会三个层面循环经济的互动发展。通过企业生态设计和清洁生产,推进企业内部循环。通过行业之间的循环链建设和园区生态化改造,推进行业、园区层面的循环。通过生态社区和生态城市创建,推行绿色消费和废旧物资再利用,推进社会大循环。加快高新区、经开区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开展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改造和创建工作。推进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化,提高工业三废处置利用率,健全可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形成"点面结合、三位一体"的可再生资源回收网络。支持现有企业提高资源再生利用能力,吸引技术先进、具有投资实力的企业建设规模化的资源再生利用项目,加强对资源再生利用加工企业的监管,制定再生资源产品标准,推行产品"再生标识"。


(四)推广低碳生活理念


推广绿色政务,培育绿色商务环境,鼓励市民绿色消费,在全社会推进节约环保行动,逐步形成产品供给、市场流通、消费行为全过程的绿色低碳方式。建立政府机构能耗水耗统计体系,加强定额考核管理,鼓励和推动节能节水型政府机构建设。研究出台政府绿色采购实施细则,优先采购自主创新的节能环保产品和设备,以及可再生、可循环利用、通过环境标志认证的产品。实施节能环保产品惠民工程,全面推广新能源汽车、节能空调、高效照明、节能燃气器具、节水型用水器具等节能节水环保器具。提高大众节能环保意识,把节能、节水、节材、资源回收利用逐步变成市民的自觉行动。优先发展绿色公共交通,鼓励自行车等绿色出行,扩大新能源公交车、出租车推广应用范围,推进国家低碳交诵试点工程。开展呈贡区低碳新区试点,建设一批低碳社区和学校。


第十一章  推进城乡协调发展,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提升产业层次和支撑能力,加强县域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不断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强化脱贫攻坚,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构建城乡区域优势互补、互促共进、共同繁荣的发展新格局,为率先在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打赢脱贫攻坚战


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把连片开发与精准扶贫结合起来,整合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大资源,着力解决贫困地区发展的突出矛盾和困难,帮助贫困群众脱贫增收,建设美好家园,共享小康成果。2018年底以前实现全市重点贫困县(区)全部"摘帽"、贫困人口脱贫。


(一)推进片区脱贫攻坚


以北部"两区两县"为主战场,整合各级各部门财政扶贫资金和社会扶贫资金,加大对资源枯竭、产业衰退、生态严重退化困难地区的支持力度,深入推进乌蒙山等集中连片区域发展和脱贫攻坚,重点实施市场对接、公共服务对接、农村组织化提升、社会动员、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产业增收、生态环境保护、宜居农房建设、易地搬迁移民"九大工程"。推行"一户带多户、一户带一片"的扶贫模式,扶持一批致富带头人,带领周边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着力抓好建档立卡贫困地区整乡整村推进,对未纳入省级建档立卡的11个市级贫困乡市级财政每乡补助2000万元,对未纳入省级建档立卡的105个市级贫困行政村市级财政每村补助200万元。围绕脱贫摘帽目标,集中力量打好扶贫歼灭战,到2020年实施整乡推进项目23个,整村推进项目272个。梯次推进贫困县区脱贫摘帽,2016年集中攻坚禄劝县,2017年集中攻坚寻甸县,2018年集中攻坚东川区。


(二)深入实施精准扶贫


坚持因乡制宜、因村施策、因户施法,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瞄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精确配置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资源,提高项目安排和资金使用的精准度,扶持生产发展脱贫一批、务工增收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推动产业扶持、安居建设、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社会保障、能力素质提升"6个到村到户"。实施"两出、两进、两对接和一提升"扶贫工程,鼓励支持劳动力、农产品走出农村,资源、人才进入农村,对接市场、对接农民意愿,提升农村地区生产组织化程度。建立精准扶贫信息网络平台,实现精准扶贫信息的动态管理,实现建档立卡数据与行业部门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工作衔接。


(三)完善扶贫开发机制


做好扶贫开发政策设计,进一步完善扶贫开发的体制机制,保障扶贫资源有效配置,调动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开发积极性,拓展帮扶领域,扩大帮扶规模,提高帮扶水平。健全扶贫投入增长保障机制,"十三五"期间,加大市、县两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市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不低于40亿元。完善项目资金整合使用管理机制,实施扶贫目标、任务、资金、权责"四到县"改革。健全党政机关、部队、人民团体、国有企业定点扶贫机制,激励各类企业、社会组织、个人自愿参与扶贫。建立"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扶"的"挂包帮、转走访"的扶贫工作长效机制和驻村工作队制度,确保每一个贫困乡(镇)、贫困村都有领导和部门(单位)挂包,每一户贫困户都有干部职工结对帮扶,做到不脱贫不脱钩。健全贫困县考核、约束、退出机制,落实贫困县区党政一把手扶贫开发主体责任。


二、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


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提升城镇化质量为关键,加快城镇开发建设,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构建城乡一体的要素配置机制,推动劳动力、人才、资金、技术等资源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到2020年,城镇化水平稳步提高,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3%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0%左右。


(一)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按照尊重意愿、自主选择、分类推进的原则,以农业转移人口为重点兼顾其他常住人口,统筹户籍制度改革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有序推进就近、就地城镇化。


实施差别化的落户政策。根据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以具备合法稳定住所、合法稳定职业或合法稳定生活来源为基本条件,因地制宜制定具体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标准,建立健全积分落户制度,引导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就地城镇落户。科学制定五华、盘龙、西山、官渡、呈贡落户条件,全面放开其他县(市)(东川除外)、乡镇落户条件。取消暂住证制度,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


提升农业转移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随迁子女平等享有受教育权利。把农业转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纳入社区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体系,提供基本医疗服务。把进城落户农民完全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完善转移接续手续。加快实施统一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采取多种方式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基本住房需求。


建立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明确政府、企业、个人共同参与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责任。各级政府主要承担义务教育、就业服务、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卫生、保障性住房以及市政设施等方面的公共成本,进一步增强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较多地区政府的公共服务保障能力,企业主要落实进城务工人员与城镇职工同工同酬制度,加大职工技能培训投入,依法为进城务工人员补助缴纳职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费用,进城务工人员积极参加城镇社会保险、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等,并按照规定承担相关费用,增强自身融入城市社会的能力。


(二)加强城镇建设


不断优化"中心城市-二级城市-三级城镇(市)-重点镇-一般镇"五级配置的"都市带动、品质优良、城乡一体"的现代城镇体系,充分发挥中心城区的集聚和辐射作用,大力发展次级中心城市,积极推动三级城镇、重点镇、一般镇建设。


分类推进城镇建设。按照特色鲜明、功能完善、产城融合、用地集约、生态良好的原则,推进二、三级城市建设。强化城镇规划龙头作用,科学定位城市功能,着力加强功能性开发,提高综合配套水平。打破产城分离的发展模式,推动以城聚产、以产兴城、产城联动,促进产城融合发展,鼓励符合功能导向的产业项目向二三级城市集聚,努力实现本地就业、本地居住,加快构筑交通网络,进一步提高二三级城市基础设施配套水平,合理配置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资源,创造具有竞争力的投资环境和富有吸引力的工作、生活环境。统筹推进重点镇和一般镇协调发展,强化与全市产业体系和产业布局相融合,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增强居住功能。提倡城镇形态多样性,保持特色风貌,防止"千城一面",依托区位优势和资源条件,打造一批特色农业小镇、工业小镇、旅游小镇、生态园林小镇、商贸小镇和历史文化名镇。


完善城市建设融资机制。建立规范的政府举债融资机制,通过发债等多种方式拓宽城市建设融资渠道。创新金融服务和产品,多渠道推动股权融资,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依托城市建设投资公司,进一步密切与国家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融资贷款合作,充分发挥辖区内地方金融机构在城镇化建设中的金融服务功能,促进金融机构扩大城建信贷投入。放开民间资本进入城镇基础设施、公用事业领域的各类限制,除特定行业外,允许社会资本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和运营。加强对城镇无形资产的挖掘使用,通过向社会资本招标、拍卖城镇户外广告经营权、道路桥梁冠名权、公交线路经营权等方式筹集城镇化建设资金。建立"储地-抵押融资-建设-还贷"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融资循环机制,综合运用PPP等多种模式,吸引民间资本和社会资金参与城镇建设。


三、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以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根本,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为抓手,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建设秀美、富裕的美丽宜居乡村。


(一)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以农村道路、清洁能源、农田水利等为重点,加大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促进城市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向农村延伸,形成城乡衔接的公共基础设施网络,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改善农村交通基础设施。重点推进自然村公路建设和农村公路网络化建设,加快县乡道改造、建制村联网公路建设,加强农村公路危桥、安保建设,促进农村地区便捷安全出行。积极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整合公交基础设施,完善城乡公交线网布局,促进城市公共交通服务向农村延伸,进一步提升城乡公共客运均等化服务水平。开展农村物流配送服务、邮政网络服务一体的综合农村场站建设,推动邮政、快递业扩量、提质增效。到2020年,自然村公路通达率达到100%,100户以上自然村公路硬化率达到100%,建制村通邮率达到100%,城乡公交覆盖率达100%。


改善水利基础设施。进一步加快实施农村饮用水提质增效工程、灌区节水改造、中小河流治理、跨界河流治理、水土保持、农田改造等民生水利建设,与重大水利工程协调推进,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综合效益。以中型水库水源为骨干,地下水源为补充,小型水库为支撑,小坝塘、农村五小水利工程为补充,构建县域为核心,乡集镇供水为结点,农村人饮工程全覆盖的城乡供水保障网。以大中型水库为水源,小型水库为补充,连通工程为纽带,嵩明、柴石滩大型灌区为龙头,中型灌区为支撑,小型灌区为主体,构建农业灌溉供水保障网。"十三五"期间,重点推进滇中引水昆明配套工程,开工建设柴石滩大型灌区,计划新建、续建石林鱼龙水库等6座中型水库和39座小(1)型水库,62座小(2)型水库,新建"五小水利"15万件,新增供水能力2.59亿立方米,新增、改善灌溉面积43万亩。


改善农村电力、通讯、能源等公共服务设施。加大全市农村通讯、广播电视建设力度,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工程,实现用电、通讯、广播电视户户通。加强农村能源建设,提升电气化水平,积极发展太阳能,农村沼气等清洁能源。推进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宽带电信普遍服务补偿机制,缩小城乡数字鸿沟,推进"数字乡村"工作,支持通讯企业加快管线、基站建设,实现宽带互联网农村全覆盖。


改善农村居住条件。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以清洁家园、清洁田园、清洁水源为重点,全面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建设规划科学形态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和谐美,宜居宜业宜游的"三清四美三宜"美丽乡村。突出集中连片和示范带动效应,推动新农村示范村、新型农村集中居住区的建设。加快农村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建设,力争完成6万户宜居农房、28万户整体性(D)级危房改造。


(二)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


加快发展农村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创新发展方式,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农村社会事业建设,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的生活质量和综合素质。


加快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和专业技能培训。巩固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全面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进一步改善农村学校的办学基础条件,配强师资力量,设立专项资金对贫困地区予以支持。加大农民培训力度,加快建设政府主导、多元办学的培训机制,充分利用各类教育资源,加强专业技能培训,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工就业和竞争能力,增强农民转产转岗就业的能力。


大力发展农村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事业。增强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健全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和医疗救助体系、农村药品供应和监管体系。保障乡村医生队伍稳定,加大农村地方病、传染病和人畜共患疾病的防治力度。巩固农村居民医保制度普及成果,全力推进农村居民大病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完善农村五保供养制度,逐步将农村敬老院改造成为农村幸福院,进一步满足农村养老需求。规范低保救助制度,保障农村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加强对农村妇女、儿童、老年人等弱势群体的权益保障。


着力发展农村文化事业。加快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继续推进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保护和发展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抵制腐朽落后文化。建立农村文化投入保障机制,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农村文化生活的载体和手段,推进农村体育健身工程,鼓励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丰富农村文化生活。


(三)促进农民增收


不断巩固提高农村家庭经营收入,着力提升农民工资性收入,合理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促进农民增收。


提高农村家庭经营收入。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鼓励农民优化种养结构,大力推广节本增效技术,积极发展特色、高效、休闲农业和农村服务业,推广农产品精深加工,推进农业经营方式创新,着力挖掘农业产业链上的价值增长点。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强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建设,培育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构建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建立健全合作组织、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推进集约规模经营和全产业链开发,提升农产品的商品化率。


提升农民工资性收入。大力培育地方特色劳务品牌,促进劳务输出由体力型向技能型转变。加强农民工就业信息服务和指导,开展劳务输出对接,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平稳有序外出务工,发展和规范劳务输出中介组织,促进农民工稳定就业。大力促进农民工平等就业,继续改善农民工就业环境,努力实现农民工与城镇就业人员同工同酬,健全农民工权益保障制度。增加县域非农就业机会,促进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就业,鼓励农民返乡创业,扶持农民以创业带动就业。


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加大涉农补贴力度,健全适应土地适度流转、农资价格波动等特点的农业补贴动态调整机制。加快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积极培育新型农村金融主体,扶持发展村镇银行,规范发展农民资金互助组织,构建多元化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健全政府扶持、多方参与、市场运作的农村信贷担保机制,积极推进农户联保、农户互保、专业合作组织成员担保等多种信用保证方式。完善农业保险制度,不断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增加保险品种,提高高效设施农业保险补贴比例。


(中经未来产业研究院  整理)

关键词 : 电影 体育 环境污染防治 新型城镇化
分享到:
相关研究报告 相关阅读推荐
研究报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 “来源:***(非研究报告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 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3、征稿:研究报告网面向全国征集创业、财经、产业等原创稿件,并为创业者创业项目、产 品、人物提供免费报道!
相关事宜请联系:QQ 371962399    邮箱:cefuture@vip.163.com

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