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研究报告网!
客服热线:14775455454    在线QQ:371962399
云南省昆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二)
时间 : 2016-04-29 15:46:02

三、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


按照"以人为本、提高效能、权责一致、公众参与"的原则,建立健全长效管护机制,加快构建数字化、网格化、信息化、全覆盖、高效能的城市管理服务模式,不断提高城市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水平。健全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协调统筹机制,建立"权责一致、责任明晰、科学高效"的市、区、街道三级网格化管理体系。整合部门资源,建立执法联动机制,提高综合执法能力和水平。完善城市管理法规体系,建立健全案件受理制度、错案追究制度、执法责任制考核办法等规章制度,规范执法行为,推进文明执法。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对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提高城市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建立市场化的基础设施管养机制,实现管养分离。增强交通引导组织能力,提高城市交通管理水平。建立市容环境综合整治长效机制,加强对乱停乱放、乱倒垃圾、乱设摊点、乱贴广告等城市顽症的综合治理,促进城市绿化、美化、净化、亮化。


四、聚力建设宜居宜业的呈贡新区


现代新昆明战略实施十余年来,呈贡新区建设发展成效显著,具备了成为城市新核心区的基础和条件。"十三五"时期,要大力推动呈贡新区新一轮的建设发展。


(一)打造魅力宜居新区


按照功能现代、服务完善、生态宜居、特色精品的要求,以一流的规划引领呈贡新区建设发展,不断提升新区的内涵和品质。加快昆明火车新南站等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提升与现代化新区相配套的城市服务功能,不断增强新区的产业和人口聚集能力,努力打造魅力宜居新区。


(二)打造产业聚集新区


优化"一核四区"产业发展格局,加快呈贡核心区和四个托管区开发建设,形成以信息产业、生物医药、先进装备制造业、新材料为重点的新兴产业聚集区和以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科教研发、高端旅游、医疗康体、电子商务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聚集区,增强全市跨越发展支撑,打造产业聚集新区。


(三)打造创新示范新区


全面授予呈贡新区管委会市级行政审批和管理权限,加快推进国家中小城市改革试点和全市"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创新新区开发建设模式,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上率先突破。充分发挥呈贡新区高校云集、人才济济的独特优势,全面深化政校企、产学研联动,适当放宽在新区就业创业群体、外来高素质人口及其家属购房、落户、创业和接受教育的条件,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入住新区,打造现代化科教创新新城。


(四)打造绿色低碳新区


按照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要求,统筹呈贡新区生产力布局、城镇化发展和重大项目建设,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把呈贡打造成为人与城市、城市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绿色低碳新区。


通过五到十年的努力,把呈贡新区建设成为功能完备、产城融合、创新开放、绿色生态、宜居宜业的现代新昆明城市核心区、样板区、示范区。到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43亿元,常住人口达到50万人,建成区面积达到45平方公里。


第五章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打造昆明经济升级版


坚持转方式调结构,坚定走开放型、创新型和高端化、信息化、绿色化、集群化的发展新路子,按照"一产做特、二产做大、三产做强"的总体要求,大力发展"188"重点产业,建立健全推进产业发展"五个一"工作协调机制,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推动产业结构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打造昆明经济升级版,培育具有昆明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到2020年,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4:40:56。


一、大力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


以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为首要任务,以滇池流域生态农业服务区、东西部优势高效农业区、北部生态特色农业区和昆曲绿色经济示范带为重点,以发展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为核心,创新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积极打造带动全省、联结全国、面向南亚东南亚的优质农产品重要集散中心、农产品信息及电子商务中心、农产品精深加工中心、农业博览会展中心和农业科技研发推广中心,在全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到2020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达到25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5%左右。


(一)积极发展特色农业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稳步发展粮、畜、烟等基础产业,持续提高花、菜、林、渔、农产品加工、信息物流、技术研发和博览会展等特色产业发展水平,推进农业集约化、规模化经营,促进产业高端、高质、高效融合发展。稳定粮食播种面积,继续实施百亿斤粮食增产计划及粮食收储供应安全保障工程,加强粮食仓储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到2020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350万亩左右,粮食作物品种良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保障全市农村人口基本口粮、饲料粮自给有余。大力发展山地牧业,推进高原生态牧场创建和标准化规模养殖,打造全省重要的生猪生产和畜禽产品加工基地。积极发展名特优水产养殖、高效林业,加强特色中药材、食用菌、动植物的生物资源开发利用。提升烟叶标准化和优质原料基地建设水平,开展蔬菜、花卉、水果等基地标准化创建工程。做强高效林业,进一步推进观赏苗木、林下经济、森林旅游等产业发展。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产业,扶持壮大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形成一批特色品牌。发展开放农业,在周边国家建设一批外向型优质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作物优良品种试验站和示范基地、出口加工物流园区,积极参与农业产业跨境经济带建设,把昆明建成带动全省、辐射南亚东南亚的鲜切花交易中心和亚洲花都。


(二)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推进农业经营方式创新,形成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共同发展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大力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创建活动,推广"合作社+家庭农(林)场、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的组织体系和模式,加快培育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家庭农场、专业大户、新型职业农民等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家庭农场认定管理和退出机制,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工作,推进农村青年创业富民行动。有序探索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和农村集体经济运营新机制,稳步推进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鼓励、引导和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推进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到2020年,全市农村土地流转达50%以上,培育"小巨人"农业龙头领军企业30户,市级以上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400户,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3000个。全面提速园区建设,完善管理体制,促进园区提档升级。加快发展庄园经济,在不改变土地用途的前提下,全力推进农庄(农场、林场)建设。到2020年,建设专业园区60个以上,农业园区面积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20%以上。


(三)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


强化农业社会化服务,筑牢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基础。全面提升现代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开展耕地质量保护和提升行动,实施中低产田地改造、土地整治和耕地质量建设工程,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耕地保有量保持在590万亩以上,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保持在480万亩以上。推进大中型灌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大力发展农业高效节水工程。加大农产品流通体系、重要农产品集散地市场、区域性国际农产品批发市场和物流中心建设。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着力推广农业信息应用,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构建乡镇、村级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立集约化、专业化的特色农业网站和农产品交易网络。实施一批重点农业科技创新项目,力争每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全面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建设,加快推进县乡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查体系和监管能力建设,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度、产地准出制度和农产品追溯制度,推进进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和国家级、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建设。完善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体系,全面提高动物疫病防控能力。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开展品牌创建示范区建设,加强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农产品地理标志"三品一标"认证管理,实施云南知名农产品品牌、昆明名牌打造工程,提升昆明品牌整体形象。


二、做大做强工业


深入推进工业强市,实施"4+4工业产业发展计划",优化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新兴产业,推动产业聚集发展,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壮大工业产业规模,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强化工业支撑作用。"十三五"期间,全市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以上。


(一)优化提升传统产业


用先进技术和适用技术改造提升化工、冶金、非烟轻工、烟草及配套4个传统优势产业,大力发展精深加工,推进产业纵向延伸拓展,横向协作配套,打造产业集群。开展质量品牌提升行动,支持企业瞄准国际同行业标杆推进技术改造,全面提高产品技术、工艺装备、节能环保水平。强化安全、环保、能耗、土地等刚性约束,提高准入门槛,严控产能盲目扩张。化解煤炭、钢铁、水泥、有色金属等行业过剩产能,支持小冶炼、小矿山、小煤矿企业向其它行业转产。


(二)培育发展新兴产业


贯彻落实《中国制造二〇二五》,以培育壮大先进装备制造(含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制造业、新材料4大新兴产业为重点,加快聚集创新资源,提升自主研发和产业化能力,着力培育一批掌握关键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企业,不断提高产业能级和核心竞争力。


(三)推动工业园区转型升级


坚持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集群原则,推动产业园区转型升级。推动园区错位发展,进一步明晰园区主导产业,坚持"一区一主业",建立不符合园区发展主业和低质低效企业退出机制,建设一批具有先进水平的特色专业园区。推动园区内产业集群发展,充分发挥核心企业龙头带动作用和大中小企业功能互补作用,促进主导产业向园区集中、关联产业在园区配套。推动园区高效绿色发展,严把新上项目建设容积率和园区亩均投资强度标准,合理、节约、集约、高效开发利用土地,提高园区投入产出效率,严格资源节约和环境准入门槛,减少污染物排放,防控环境风险。推动园区创新发展,加快园区管理创新,推进园区产业发展"正面清单"与行政管理"负面清单"相结合,建立和完善园区差异化考核机制,加快园区行政审批、投融资、合作共建等方面体制创新。推动园区分类发展,国家级开发区要着力提升核心竞争力,在更高层次参与合作和竞争,发挥示范引导作用;省级工业园区要做大做强主导产业,打造特色产业集群,提升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能力。推进园区合作共建,支持开发(度假)区与京津冀共建跨区域合作园区或合作联盟,建成一批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加工贸易梯度转移承接地。加快发展飞地经济,推动有条件的园区"走出去"参与境外经贸合作区和产业集聚区建设。加大基础设施投入,促进园区建设投融资渠道多元化,统筹商务服务、生活配套设施建设,提升园区配套能力。"十三五"期间,确保园区基础设施投资每年完成70亿元以上,到2020年,重点培育5个主营业务收入千亿元以上园区,10个主营业务收入百亿元以上园区,全市工业产业集中度达到90%。


(四)培育壮大市场主体


实施企业培育工程,坚持内培与外引并举,培育壮大多元化、多层次的市场主体,努力形成大企业集团有效支撑,中小微企业增添活力,各类市场主体协调发展的企业组织体系。将创新平台建设、人才、土地等要素资源集中向大企业集团和行业领军企业倾斜,支持企业间战略合作和跨行业、跨区域兼并重组,提高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水平,培育一批彰显地方特色、核心竞争力强的骨干企业。支持民营经济加快发展,坚持"非禁即入、非禁即准"的原则,继续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和"两个10万元"微型企业培育工程,健全完善中小微企业服务体系,以"专、精、特、新"为发展方向促进中小微企业快速成长。到2020年,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亿元的企业突破100家,超过50亿元以上的企业突破20家,100亿元以上的企业突破10家,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50%以上。


三、加快发展服务业


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优先发展金融、研发设计、信息服务、现代物流、服务外包、教育培训、商务会展等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提高专业化、社会化和国际化水平。积极发展商贸流通、房地产、健康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促进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和高品质转变。坚持城市功能提升、市场需求引领和新技术应用带动,积极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新产品,打造"昆明服务"品牌,把昆明建设成为带动全省、辐射周边的区域性综合服务中心,"十三五"期间,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左右。


(一)提升发展商贸及物流业


根据城市总体规划,进一步完善商业网点布局,积极培育一批品牌特色商业街区,建设市级命名的特色文化旅游商业街区15条以上,力争创建2-3条国家命名的"中国著名商业街"或"中国特色商业街"。优化社区商业网点规划布局,建设集社区综合超市、标准化菜市场、便利店、餐饮店等便民网点于一体的"一刻钟生活服务圈"。鼓励传统购物等业态转型升级,积极发展新兴商贸业态,推动传统业态与电子商务等新兴业态融合发展。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吸引国内外著名企业来昆设立总部机构、地区总部机构或职能型总部机构。鼓励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建设,打造综合性跨境电子商务平台,推动电子商务进农村、进社区。加大粮油、猪肉等重要商品储备,完善市场供保体系。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支持龙头企业整合分散的物流资源进入物流基地(园区)发展,加快推进"五港一区"建设。促进城乡物流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建立快捷、高效、便利的城乡一体化分级物流配送体系。大力发展多式联运,加快综合交通运输网络配套物流设施建设,促进公路、铁路、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无缝衔接和高效联运。推动卫星导航、移动互联等先进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提升物流企业信息化水平。加快推动城际物流网络建设,形成连接曲靖、玉溪、红河、楚雄的滇中城市物流圈。积极与水富、河口、磨憨、孟定、瑞丽、猴桥6个战略口岸开展港区互动、港港联动,建设联通国内、连接中南半岛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15条物流通道。"十三五"期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0%。


(二)积极发展金融业


加快昆明金融产业园区建设,推进人民银行昆明中心支行"一网五平台"、上海外汇交易中心昆明分中心等项目建设,抓好沿边金融示范区改革,增强金融辐射能力,打造区域性国际金融服务中心。健全昆明市金融组织体系,吸引各类金融机构落地昆明发展,筹划设立昆明银行,发展民间银行、村镇银行。支持发展证券、保险、信托、基金、期货、融资租赁、财务公司等非银行金融业。鼓励企业利用资本市场融资,推动一批科技型、成长型中小企业在"新三板"挂牌,到2020年,上市公司达到24家,在新三板挂牌企业超过60家。逐步扩大直接融资在企业融资中的占比,推动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设。协助监管部门加强对融资的监管和风险预警,稳步推动民间融资健康发展。


(三)提升发展旅游业


充分发挥历史文化名城和高原湖滨生态城市的特色优势,依托昆玉红旅游文化产业经济带,推动重点景区景点的科学规划和有序开发,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突出昆明古滇国历史文化旅游项目等重大项目示范带动作用,加快各类要素向石林风景名胜区、环滇池旅游区、阳宗海风景名胜区、世博新区、安宁温泉旅游区、轿子山风景名胜区、西翥生态旅游试验区、寻甸凤龙湾旅游区、嵩明嘉丽泽旅游区九个旅游产业聚集区集聚。支持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阳宗海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轿子山旅游开发区提升品质、加快发展。推进旅游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新兴旅游业态,推动旅游产品由观光为主向商务会展、国际旅游、康体运动、观光娱乐、休闲度假、文化体验并重转变。依托深厚的文化资源发展民族文化旅游、红色旅游、修学旅游等文化旅游业,推动旅游与医疗、中医养生保健、体育健身相结合发展健康旅游业,完善城市休闲娱乐、会展购物等功能发展都市旅游业。加快建立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旅游协作机制,提升旅游业国际化水平。加大旅游市场监管力度,进一步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全面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和水平。积极实施旅游营销多元化战略,打造昆明旅游新形象,把昆明建设成为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和区域性国际旅游集散地、全国旅游创新发展先行区和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国际旅游文化交流中心。


(四)加快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依托昆玉红旅游文化产业经济带和国家级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基地,以专业化、集约化、品牌化为方向,推动文化创意产业与工业设计、旅游度假、会展博览、体育健身、观光农业等相关产业融合,大力发展创意设计业、现代传媒业、演艺业、工艺美术品业等产业,培育发展数字创意、动漫网游、云媒体服务、文化电商等新业态。推动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化发展,重点打造一批产业集聚特色鲜明、产业发展水平高、辐射能力强的特色文创产业园区。争取到2020年,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成为全市重要的支柱产业,建成5个以上年产值超过20亿元和10个以上年产值超过10亿元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打造3至5家在主板、创业板、新三板上市的龙头企业。贯彻落实好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加大人才金融支持力度,实施"文化金融扶持计划",成立昆明文化研究院,建立文化人才智库。创新文化创意产权交易和版权交易模式,大力发展文化创意资产评估鉴定、投资、担保、拍卖等中介服务机构,力争在昆明成立中国西部文化产权交易所。加大对文化创意产品和品牌的保护力度,构建文化产权保护体系,优化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环境。


(五)大力发展科技及信息服务业


围绕建设云南省信息产业高地和"云上云"信息产业核心区的目标,以呈贡信息产业园、高新区、经开区信息产业基地为依托,实施科技及信息服务业培育发展工程,加强基础软件核心技术研发,大力发展应用软件,积极培育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业态。瞄准行业巨头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不断扩大信息服务业产业规模。完善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立高效安全协调机制,提高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技术支撑能力。充分发挥市场主导作用,强化政策扶持,实施昆明科技服务业发展"9562行动计划",即重点发展研究开发、技术转移、创业孵化等9大领域,实施市场主体培育等5大重点工程,强化协调推进等6项保障措施,培育一批服务能力强、水平高、业绩好的优势科技服务机构和龙头企业,不断提升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支撑能力,力争到2020年打造5-10个科技服务业聚集区,实现科技服务机构和营业总收入2个主要目标在2013年的基础上翻番,分别达到5500家和400亿元以上。


(六)健康发展房地产业


根据市场变化情况,科学合理确定房地产建设规模、结构与方式,保持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加快房地产去库存,鼓励购买商品房作为保障性住房。引导房地产开发企业创新开发模式,适度发展旅游地产、养老养生地产等跨界地产项目,构筑多元化产品体系。合理确定房地产开发用地商住比,适当增加养老养生、康体休闲用地。严格房地产企业准入资格审核,强化土地和房地产市场秩序监管。进一步整合房地产开发、交易、租赁登记备案、权属登记等管理环节市场信息,形成房地产市场信息共享和预报预警系统。培育和规范住房租赁市场,引导住房合理消费。健全中介行业自律管理和资信体系。支持物业企业拓展社区服务领域,加强物业活动监督管理,维护业主合法权益。


(七)加快发展会展业


发挥中国-南亚博览会、中国昆明国际旅游交易会、云南文化产业博览会等品牌展会示范效应,引进更多国际国内品牌展会落户昆明,加强省市合作,力争创办若干个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品牌会展。统筹全市会展场馆布局,加快三个半岛商务会展旅游区等重点片区建设,推动会展服务业向滇池周边集聚发展。加快推进昆明滇池国际会展中心等项目建设,把昆明滇池国际会展中心、昆明国贸中心打造成昆明举办国际性、综合性和大型专业会展的主要承接地。做好会展场馆周边物流、旅游休闲、商场、银行等城市公共设施建设和公路、地铁、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建设,适当增加绿化面积,优化会展场馆周边环境。推动会展业态创新,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网上会展"和会展电子商务。研究出台支持会展业发展的金融、人才等方面政策,进一步优化会展业发展软环境,把昆明打造成为辐射南亚东南亚的区域性国际会展中心。


(八)培育发展健康服务业


充分利用独特的气候优势和生物多样性资源优势,瞄准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服务需求,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管理模式和服务理念,培育发展健康服务业。依托独特的自然资源、优质的生态条件、特色鲜明的民族医药和民族文化,结合"候鸟式"、"度假式"、"生态休闲式"等多种养老养生需求,开发独具特色的生态休闲康养、文化旅游康养、医疗康体康养和季节性康养服务业。推动医疗与保健相结合,融合中医药"治未病"特色健康服务,推动中医养生美容、亚健康检测与防治等新兴保健行业发展。引导社会力量建设中高端养老养生机构,加快古滇文化旅游名城养老养生城等项目建设,因地制宜建设一批养老养生服务特色示范点,打造养老养生福地。


四、全面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


充分发挥互联网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中的平台作用,围绕互联网+创业创新、协同制造、现代农业、电子商务、便捷交通、文化旅游、高效物流、益民服务、绿色生态、健康服务、人工智能11个主要领域,制定实施昆明市"互联网+"行动计划,促进互联网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努力构建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协同化的"互联网+"产业生态体系。


五、协同推进滇中新区开发建设


按照"省级决策领导、新区独立建制、市区融合发展"的原则,协同推进滇中新区开发建设。依托我市现有公共服务设施和服务体系,为新区加快发展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保障。全力支持滇中新区依托安宁工业园区、杨林经济技术开发区、昆明空港经济区等重点园区,大力发展现代生物、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和金融、商贸、物流、康体休闲、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提升新区产业综合承载能力,构建特色鲜明、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实现以产聚人、以产促城、产城融合一体发展,到2020年,新区城市框架和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体系基本形成,产业园区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对我市乃至全省的支撑引领作用显著增强,建设成为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重要支点、云南桥头堡建设重要增长极、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综合实验区和改革创新先行区。


第六章  推进创新驱动,建设充满活力的创新城市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把创新摆在核心位置,贯穿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不断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建设全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心示范区、国家创新型城市和辐射南亚东南亚的科技创新中心。


一、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优化创新驱动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消除阻碍创新的制度障碍,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情与活力,形成激励创新、服务创新的良好环境。


(一)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市场环境


发挥市场竞争激励创新创业的根本性作用,打破制约创新的垄断行为,为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拓宽空间。完善市场准入、技术标准体系等产业技术政策,将产业监管由前置审批为主变为依法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不断消除限制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发展的不合理准入障碍。


(二)加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和保护


加快推进"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建设。深入实施创新主体知识产权培育工程,着力培育一批掌握核心技术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势企业。培育发展专业化的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鼓励企业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作价入股、许可实施、技术转让等方式实现知识产权效益最大化。健全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体系,加大知识产权侵权查处力度,完善知识产权各管理部门协同配合横向联动的工作机制。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和公共服务,探索建立重大关键技术领域专利态势分析和预警机制。


(三)加快创新平台建设


扶持建设国家、省、市级技术转移和知识产权交易示范服务机构,积极引进国内外高端科技服务机构,扶持技术合同登记服务机构建设。加大对科技服务业的资金扶持,培育一批服务能力强、水平高、业绩好的优势科技服务机构和龙头企业。大力支持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工程实验室等研发平台建设。推广"孵化+创投"、"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创业实训基地等孵化模式,建设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创业咖啡、创新工场,实现创新与创业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孵化与投资相结合。积极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新模式,促进生产与需求对接、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融合。


二、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


不断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全面创新,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到2020年,创新能力明显提升,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年均增长10%,全市年专利申请量达到13200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超过10件。


(一)强化科技创新


围绕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等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依托国家、省重大技术创新工程,集成创新要素,组织实施我市重大科技专项。加大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建设力度,着力突破一批核心和关键、共性技术,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健康发展。加强农业领域科技创新,开展农业技术攻关和先进适用技术推广,依托农业科研单位共建农业科技创新中心,探索发展生物育种高科技农业技术,研发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特色品种。推动生态环保科技创新,开展能源节约、资源循环利用、污染治理、生态修复等领域关键技术攻关。加快推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科技创新,促进公益性民生科技研发和应用推广,使科技创新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加强文化科技创新,促进科技与文化融合发展,提高科技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撑能力。


(二)提升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和创新资源配置的导向作用,促进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的主体。建立高层次、常态化的政府企业创新对话、咨询制度,扩大企业在创新决策中的话语权。支持企业创新能力建设,建立和完善企业为主体的产业技术创新机制。建立企业主导、院校协作、多元投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创新模式。


(三)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推进产学研一体化,扩大高校、科研院所自主权,赋予创新领军人才更大人财物支配权、技术路线决策权。坚持科技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的导向,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的利益分享机制,提高骨干团队、成果主要完成者受益的比例。鼓励和支持企业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成技术标准,作为科技项目评审和成果评价的重要依据,推动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将科技成果转化业绩作为科技人员职务职称晋升的重要依据,逐步建立科研人员自主处置、全面放开的成果转化机制。重点支持昆明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建设,开展科技成果信息发布、企业技术需求、成果转化融资、知识产权转让、财政税收优惠政策解读等一站式服务。支持企业共建大学科技园和创新中心,推动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公共社区"三区融合、联动发展"。"十三五"期间,技术成果交易更加活跃,技术市场合同交易总额达45亿元以上。


(四)加强政策制度创新


加强科技、经济、社会等方面的政策、规划、改革措施的统筹协调和有效衔接,全面推进科技、管理、品牌、组织、军民融合创新。健全创新产品采购政策,完善支持采购创新产品和服务的政策措施,加大创新产品和服务的政府采购力度,促进创新产品研发和规模化应用。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建立主要由市场决定技术创新项目和经费分配、成果评价的机制。培养壮大创新创业投资等资本市场,拓宽技术创新的间接融资渠道,强化金融助推创新的功能。


(五)提升科技开放合作水平


加大科技开放力度,加强与南亚、东南亚以及美、欧、日、韩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科技交流合作。支持我市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在产业技术创新重点领域建设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搭建国际科技合作平台。支持国内外研究机构、企业等在昆明设立研发机构,参与承担我市重大项目。


三、建设创新型人才队伍


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发现、培养和聚集创新型人才,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改革和政策创新,确保人才队伍的规模、素质、结构满足我市跨越发展需要。到2020年,新增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省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对象200名以上,以昆明市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为基础,建设一支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队伍,人数达320名以上,新培育各级科技创新团队60个以上,新建30个市级院士工作站。


(一)引进创新型人才


加快建设人才强市,推动人才结构调整,完善高端人才引进政策,重点引进两院院士、国家"千人计划"专家、"长江学者"等代表国内外先进水平的科技领军人才和高科技创业团队。建立访问学者制度,缩短外籍高层次人才永久居留证审核上报周期,简化外籍高层次人才签证和外国专家证办理程序。依托海外华人社团、专业机构,在全世界各类高层次人才集聚区,组团赴海内外举办招才引智活动,吸引全球优秀人才来昆创新创业。拓展招才引智渠道,借助招商引资平台,实现招商和招才联动。建设面向国内外的新型智库,建立更加灵活的智库人才管理机制,调动所有关心、关注昆明发展的国内外优秀人才参与昆明的建设发展。


(二)培养创新型人才


推进人才培养工程,以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充分开发利用国际国内人才资源,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围绕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努力培养一批熟悉国际国内市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秀企业家队伍。依托重大科技项目的实施,着力打造一批科研实力和产业带动力强的科技创新团队。注重在创新实践中培养人才,加大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技能人才的培养力度。加强法治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重视基层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培养创新型、创业型、实用型人才。


第七章  加快重点领域改革攻坚,增强跨越发展动力


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全面深化经济体制、行政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促进结构优化、民生改善和公平正义,充分发挥在全省深化改革中的引领示范作用,为我市跨越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一、创新推动经济体制改革


以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为核心,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财税体制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为加快经济发展释放最大红利。


(一)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规范有序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全面推进国有股权市场化、开放性重组,推进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交叉持股、相互融合。优化国有企业股权结构,完善国有资本退出机制和国有产权交易流转机制,建立银企、产融、国有和民营资本对接机制。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县(市)区国有资产监管,实现国有资产监管全覆盖。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组建和改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完善董事会制度,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健全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鼓励发展非公有资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在金融、油气、电力、铁路、资源开发、公用事业等领域持续推出示范带动项目吸引非公经济进入。建立健全归属清晰、责权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推进产权保护法治化,依法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权益。扩大市场配置国有土地的范围,减少非公益性用地划拨,健全土地租赁、转让、抵押二级市场。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抓好工商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配套措施的贯彻落实,推进工商注册便利化,全面推行"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建立健全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制度,加快建立信用约束机制及"先照后证"改革后市场监督管理机制。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建立公平竞争保障机制,打破地域分割和行业垄断。深化市场配置要素改革,促进人才、资金、科研成果等在城乡、企业、高校、科研机构间有序流动。


(二)推进财税体制改革


实施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现代预算制度,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完善市对下转移支付制度。积极配合推进税制改革,全面完成营改增工作,加强税收优惠政策的规范管理,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和监督机制。严格控制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加强源头管理,建立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防范和预警机制。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合理划分市以下政府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形成划分科学、权责对等、集散适度、调控有力的财政资源配置新格局。明确县乡财政职能,创新县乡财政预算管理方式,扩权与监管相结合,激发基层财政改革发展活力。


(三)加快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


全面开放投资领域,大幅放宽民间投资市场准入,鼓励民间投资。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通过特许经营、合理定价等方式,鼓励和支持投融资公司实体化、商业化转型,加强对投融资平台公司体制机制和运营管理的改革创新,构建具有清晰盈利模式、现金流支撑、实体化运作、规范化管理的投融资主体。完善政府投融资管理决策和资源统筹统配机制,做实资产和项目,实现"融资、偿债、再融资"的良性循环,逐步在产业、交通、滇池治理、城镇化建设、民生工程等板块发展和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实体企业集团。优化政府性项目资源配置,建立安全、可控的资金保障机制。


(四)推进金融改革创新


加快金融组织体系和市场体系建设,扩大金融业对内对外开放,培育民营银行,鼓励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完善保险服务体系和保险经济补偿机制,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协助制定新金融组织监管方法。协助人行昆明中心支行加强昆明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开展金融产品创新。规范构建全市小微金融、"三农"金融、县域金融等地方新金融组织体系、监管体系和风险防控体系。


(五)深化农村综合改革


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允许并鼓励农民将承包经营权上市流转、抵押、担保,以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建立完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和交易制度,健全市、县、乡三级流转平台,推动昆明泛亚农村产权交易所建设,建立覆盖全市县(市)区、开发(度假)区的农村产权交易市场。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完成市县两级林权管理服务中心建设。发挥公共财政的引导作用,建立完善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鼓励金融和社会资本更多投入农业农村。


二、稳步推进行政体制改革


提高政府宏观调控能力,综合运用财政、产业、价格等政策手段,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生产力布局优化。强化经济运行分析和宏观经济预测预警。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围绕打造"为民、高效、阳光"政府的目标,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持续加大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力度。转变政府职能,建立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推动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加强政府监管能力建设,健全行政决策机制。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分期分批精简优化市级行政审批项目。建设并完善横向到部门、纵向联通省、市、县的行政审批网上服务大厅系统,提高行政效率。开展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行动,帮助企业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企业税费负担、财务成本、物流成本。积极稳妥推进政府机构改革,严格控制机构编制和财政供养人员总量。稳步推进行政类和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建立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和统一登记管理制度。扩大政府购买,建立完善政府购买服务平台和第三方评审机制。


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


深化教育体制、医药卫生体制、文化体制改革,构建有利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体制机制,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一)推进教育体制改革


深化中小学课程、教学和招生制度改革,建立市县两级联动的教育质量监测评估中心,健全科学多样的教育质量评价标准和政府、学校、家长、社会参与的综合评估体系。建立督政、督学、评估三位一体的新型督导体系,委托社会组织开展教育评估检测。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创新学校人事制度、专业培训和激励导向机制,推进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建立校长教师合理流动机制,探索县域内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用"管理制度,缩小城乡和校际差距。


(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和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统筹推进健康昆明建设。全面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坚持公益属性,破除逐利机制,建立健全科学补偿机制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公立医院改革重组。巩固完善全民医疗保障体系,健全医保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深化基本医疗保险城乡一体化管理,进一步完善跨省、市异地就医联网结算服务。鼓励发展补充医疗和商业健康保险,支持商业保险机构参与医保经办。健全与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相适应的医保筹资机制和财政补助增长机制。推进与分级诊疗方式相适应的医疗保险付费方式改革,健全医保支付方式和结算方式,建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费用等信息公开机制,合理控制卫生总费用增长,减轻群众就医负担。健全完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完善药品采购信息共享机制。统筹推进公共卫生服务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卫生人才培训制度,完善符合医疗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健全科学评价机制和职称评审制度。完善医疗卫生信息平台建设,完成城镇职工、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与国家、省级信息平台的对接,到2020年全面建成互联互通的市、县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健全综合监管体系,实行卫生全行业监管。


(三)加快文化体制改革


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社会监督、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推动政府部门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完善文化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加快推进昆明经营性文化单位改革,培育合格市场主体。鼓励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投资文化产业,参与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进一步整合资源,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建立新闻策划制度和新闻阅评制度,加快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增强正面舆论引导能力。加大依法管理网络力度,建立健全互联网管理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四、加快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坚持"生态立市、环境优先"战略,加快推进以滇池保护为重点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深化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完善污染物排放管理制度和监督监察监管体系,推进生态文明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建立健全滇池保护体制机制


建立完善滇池保护治理与城市建设发展相协调的体制机制,促进滇池流域生态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协调发展。科学划定滇池生态保护红线,严格落实河(段)长负责制、"河道三包"责任制,加快滇池湖滨生态系统修复建设。建立健全自然保护区、主要水源涵养区、生态脆弱保护区等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机制。


(二)深化资源管理体制改革


健全能源、水、土地等自然资源产权制度和节约集约使用制度。深化水、电、气等能源价格改革,建立以市场化为主导、宏观调控为辅助的价格形成机制。深化全市水务一体化改革,健全基层水务服务体制机制。完成昆明市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建立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强化激励性补偿,建立横向和流域性补偿机制。推行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制度。深化环评审批制度改革。


(三)完善污染物排放管理制度


建立和完善严格监管的所有污染物排放管理制度。实行企事业单位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适时调整市级发证范围,将重点国控企业纳入市级管理范围。完善污染物排放惩罚机制,严格排污费征收标准,做到应收尽收,实现对重点污染源的监督管理,继续强化国家重点监控企业和工程减排项目环境监管力度,对超标排污企业依法处罚。


(四)完善监督监察监管体系


改革环境治理基础制度,配合省级部门实行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健全环境信息公开栏目制度,做好突发环境事件信息公开工作,健全环境新闻发言人制度,启动昆明市国家重点监控企业污染源环境监测信息公开工作。建成"昆明市数字环保"体系。独立进行环境监管和行政执法,对各类环境违法违规行为实行"零容忍"。强化对浪费能源资源、违法排污、破坏生态环境等行为的执法监察和专项督察。加强环境监察队伍标准化能力和环境监察网格化标准建设,制定加强环境监管执法的实施意见。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


第八章  构建开放合作共赢新格局,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核心区


以南亚、东南亚和国内腹地为重点方向,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深度参与长江经济带发展,主动承接京津冀协同发展,全面提升开放合作层次和城市国际化水平,构建立足西南、融入国内、联通周边、接轨国际的开放合作新格局,努力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核心区。


一、推动开放经济走廊建设


依托瑞丽、磨憨、河口、腾冲等沿边口岸,加快推进对外经济走廊建设,进一步建立健全开放合作机制,提升我市对外开放影响力和带动力。


(一)构建对外开放通道


主动融入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以泛亚铁路、亚洲公路网等交通干线和长水国际机场航空枢纽、中缅油气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加快发展产业园,重点布局沿边金融、电子商务、医疗保健等产业,在教育、旅游、文化等方面加强对外合作和政策资金支持,加快汇聚南亚东南亚及我国东、中部的资金、人流、技术,推进昆明-皎漂-曼德勒、昆明-曼谷、昆明-河内、昆明-密支那四条对外经济走廊建设。


(二)建立健全对外合作机制


配合国家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务实计划和远景规划,积极展开合作对话,扩大合作成果。积极参与打造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完善与老北、越北、缅北、泰北等的合作机制,争取国家和省的政策支持,与沿边开放主体开展广泛合作,引导企业投资国外矿产资源和经济作物种植,推动境外能源、原材料基地和境外经济合作区、产业聚集区建设。


二、搭建开放合作平台


加快国家级和区域性交通物流枢纽和外向型产业体系建设,发挥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等特殊功能区作用,打造功能完善、特色突出、灵活高效的合作平台。


(一)打造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的国际物流中心


大力开展区域物流和国际物流合作,加快物联网等新技术研发应用,完善现代物流设施建设,支持物流企业"引进来"和"走出去",构建跨境综合物流运输体系。加快配送网络体系建设,共同建设国家区域性物流节点城市。发展新型物流业态,提升航空口岸功能,推进泛亚铁路公路口岸建设,稳定昆蓉欧班列双向开行,增强昆明对国内外货物的枢纽集散功能,构建以贯通东南亚的国际公路、铁路、航空为依托的国际性区域物流体系。


(二)打造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的国际信息中心


加快GMS投资贸易通关便利化信息平台等资源整合,促进互联互通和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增强我市汇集发展信息的能力。发挥中国电信昆明区域国际出口局作用,推进昆明为中心的光纤骨干网建设和"三网融合"及信息"大通道"建设。启动互联网区域国际出口局建设。以加快推进云南省信息中心、中国移动云南数据中心、浪潮昆明云计算中心等项目建设为重点,推动科技教育、医疗卫生、金融服务、旅游文化、交通物流等经济社会重点行业领域信息资源整合共享,建设区域性大数据中心。建设电子商务国际营销网络,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


(三)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的区域性国际金融服务中心


逐步建成区域性国际跨境人民币金融服务中心、区域性国际跨境人民币投融资结算中心、区域性国际货币交易中心、区域性国际票据交易服务中心。按照"一园两片"("一园"是指昆明金产园区,"两片"是指西山金产片区、呈贡金产片区)规划,加快昆明金融产业园区建设,进一步健全银政合作联动机制。建立全方位金融政策支持体系。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推进沿边金融开放。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国内外知名金融机构进入园区设立区域管理总部、区域性功能中心和分支机构。支持昆明地区商业银行走出去,到南亚东南亚国家设立分支机构。


(四)打造外向型特色产业基地


发挥昆明在产业基础、工业文化底蕴、人才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创新开发建设、运营管理体制机制,着力提高特色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和辐射力、带动力。依托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出口加工区政策优势,打造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的电子商务和跨境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大力开展服务外包,申报国家级服务外包示范城市。依托云药产业园等建设,推动昆明国家生物产业基地跨越升级。依托"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创建,打造生态工业示范基地。依托昆明(国际)文化艺术品保税区项目,打造文化产业开放服务基地。开展与长三角、环渤海、海峡两岸、港澳地区的旅游合作,在"川滇藏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泛珠三角"、"滇黔桂喀斯特大旅游区"三大区域旅游合作中发挥枢纽和集散功能,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构建我国最具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城市旅游目的地,打造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的国际旅游文化中心。依托国家级花卉和蔬菜出口示范基地,建立外向型农产品加工和出口基地。依托以台创园为核心的国家级科技示范园区建设,打造领先西部、辐射全国的现代设施农业生产试验基地和休闲观光农业基地。


三、全面提升外资外经外贸发展水平


创新工作机制,落实改革措施,提高利用境内外资金的质量和效益,鼓励个人和企业成为走出去主体,促进外资外经外贸水平均衡发展,促进我市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一)加快引进来和走出去双向投资并进战略步伐


进一步强化招商引资。落实国家外商投资管理体制各项改革措施,逐步向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管理模式转变。按照内外资一致的原则,对于外资企业组织形式、经营活动等一般内容,适用统一的法律法规,营造规范的制度环境和稳定的市场环境。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充分发挥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的平台作用,形成各政府部门信息共享、协同监管、社会公众参与监督的外商投资全程监管体系。在国家政策框架内,积极争取分层次、有重点地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并进一步放开一般制造业。发挥开发区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和科技服务业,推动区内产业升级,建设协同创新平台,推进园区招商和产业招商。培育企业总部基地、国际公共事务总部基地和商务领事区。转变传统模式,大力推动专业、中介招商。到2020年,争取世界500强企业在昆落户超过30家。"十三五"期间,实际利用外资累计超过100亿美元,实际引进市外到位资金累计超过6500亿元。


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培育对外经济合作发展主体,培养本土跨国企业,落实国家和省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各项措施,直接开展对外产能合作、工程承包、劳务输出等业务,实现跨国经营。力争在周边国家建立境外合作区,支持、引导本土跨国企业入驻境外合作园区,逐渐形成中资跨国企业集群。加强园园合作,逐步建立昆明市综合保税区、经开区、高新区与全省3个跨合区、9个边合区以及红河综合保税区合作机制,实现协同发展。优化企业走出去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建立"昆明市企业'走出去'信息服务平台",建立企业走出去金融支撑体系,推动境外投资便利化。紧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重大机遇,以周边国家为重点市场,创新对外承包工程发展模式,实现对外工程承包多元发展。推进对外劳务合作快速发展,建设对外劳务合作平台和劳务外派培训基地,提高对外劳务输出人员通关效率。提高替代种植发展水平,加强对替代企业的政策倾斜与服务,扶持示范项目建设。积极开展对外援助工作,加强对外援助工作的引导和规划,进一步对接国家战略、政策,推动劳务输出、对外投资等协议签署,不断拓展对外经济合作空间。


(二)积极扩大对外贸易


扩大进出口规模。支持机电、农产品、有色金属和磷化工等优势产品出口。扩大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机床、工程机械、成套设备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申报建设药品通商口岸。落实国家鼓励进口政策,发挥进口贴息政策对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的作用,支持重点行业发展。用好用足国家有关进口贴息、优惠进口信贷、进口信用保险等政策,扩大重点产品和技术进口。加大资源性物资和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粮食等生活消费品进口。"十三五"期间,外贸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0%以上。


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依托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的沿边独特地缘优势,复制上海自贸区成功经验,配合申报中国(云南)沿边自由贸易试验区,高标准建设昆明综合保税区、昆明高新和腾晋国际陆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加强以王家营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为重点的铁路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在长水国际机场口岸实行通关综合改革试点,创新通关服务模式。适时开展昆明电子口岸建设。贯彻落实长江经济带海关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措施,推动昆明口岸与沿海城市港口的通关协作,推动区域性一体化通关。优化检验检疫流程,扩大无纸化报检和产地证无纸化范围。


加快发展服务贸易。落实国家和省服务业扩大开放各项政策措施,放宽对服务贸易领域市场准入的限制,在科学创新、信息技术、文化教育、金融、商贸旅游、健康医疗等多个服务领域,扩大对外资及社会资本的开放,提高对外贸易效率,为跨国企业到我市开展服务外包业务创造条件。重点扩大工程承包、设计咨询、技术转让、教育培训、信息技术、民族文化等服务贸易出口。积极支持承接服务外包的企业,积极推进服务外包商务环境建设,切实降低商务运营成本,扩大服务外包规模。对符合条件的商品市场,积极申报内外贸结合商品市场试点。适时开展市场采购贸易试点。开展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工作,鼓励企业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开展对外贸易,推进外贸企业与跨境电子商务平台的业务对接。


(中经未来产业研究院  整理)

关键词 : 现代农业 转型升级 文化创意产业 城市经济圈
分享到:
相关研究报告 相关阅读推荐
研究报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 “来源:***(非研究报告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 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3、征稿:研究报告网面向全国征集创业、财经、产业等原创稿件,并为创业者创业项目、产 品、人物提供免费报道!
相关事宜请联系:QQ 371962399    邮箱:cefuture@vip.163.com

线